查看原文
其他

访谈|博物馆星球·连锁|从博物馆机制的介入到策展“权力”的渗透|2014

BLOOM绽| 院外 2022-10-04


EXTITUTE|BLOOM绽

Q|CAFA艺讯网    A|王家浩    责编|绽


本次推送的是曾经发布于CAFA艺讯网的专访,被访者是参加2014年第二届央美双年展“无形的手”的创作者之一。这届双年展最重要的特点是由六个策展版块组成,分别由一名策展人确定各自的主题并邀请参展人。专访的作品是“想象的地理学三部曲”之一的“博物馆星球·连锁”,属于其中的“博物馆地下室”策展版块。在被访者看来,之所以博物馆可以作为一种特定的建筑类别加以论述,并不是因为它提供了一系列建筑“作品”的可能性,而是如何去破除作品的边界,将博物馆“作用”于地理学的脉络,在经历现代性转型、全球地形重组、消费场景涌现、以及非物质性的技术再现等等诸多挑战之后,重新想象甚至是构造公共世界的可能性。专访除了解读参展作品《博物馆星球·连锁》之外,更是延续了创作者此前的历史梳理,从作品的角度深入到博物馆机制与创作身份的探讨,分享了对“无形的手”以及“策展”等议题的见解。院外之后还将推送与此计划相关的展示内容。

作品的生产……以建筑史的阅读把所处学科的历史重新释放到共通的空间中去。

艺术的一个场域的建立或者是一个空间的开辟,恰恰就是为了要引发争议的,而不是为了再生产自由的幻觉。

“博物馆星球”展示现场|2014

博物馆星球·连锁|访谈|2014

从博物馆机制的介入到策展“权力”的渗透

本文6000字以内

Q:

王老师,您好,从参展艺术家的角度出发,您是怎么看这次双年展的?跟以前的展览相比,您觉得有什么样的不同之处吗?

A:
首先这次双年展在策展的结构上肯定是与以往不同的, 不过这是大家都会意识到的。这次的“策展人”从展出组织的一个要素变成了一种复数的形式,并带动了对策展人体制的另一种考量。但是作为艺术家或者说创作者,在整个关系的调整当中,他能感受到的东西相对而言可能会微弱一些。此外更多的不同是它在整个机制上做出的结构调整,实际上形成了一种策展人之间的“竞争”关系。策展人在这种关系当中去寻找艺术家,进入到展出,这就构成了一种从隐性层面到非常显性层面的变化。我觉得具体能够带来怎样的变化,实际上是跟策展人团队的工作方式,自身的理念模型以及在六个策展人团队关系当中选择一种什么样的立场,会有很大的关系。

Q:
此次展览中,您带来的作品叫《博物馆星球-连锁》,简单介绍一下这件作品?您这件作品是怎么参与到这次双年展的?是您自己挑选的?还是跟策展人讨论决定的?

A:
我接受的这个版块算是比较特殊的,它不是从我原有的研究或者作品方向来直接挑选的,它实际上经历了一个策展人和艺术家共同商讨的过程。策展人除了应对展出主题的一个总体的定位之外,还潜在着这一个命题,就是之前必须有一个乌托邦的历史文本存在,而我们作为参展者,必须对之前的这个部分进行讨论,再创作,而这整个过程才是作品,也是展示我们这次讨论的过程,这是它与以往的作品的区别。因此它是一个研究性的阶段成果,以及一个(新的)计划的发布。

我先说“博物馆星球·连锁”是一个怎样的概念吧。实际上这里面思考的问题,就是建筑师介入到艺术展出里面,他到底还能提供什么?博物馆这个形态在一个社会的场域中,而不是在博物馆或者艺术界这样一个范围内,它还意味着什么?当博物馆作为一个社会机构时,它意味着什么?作为一个社会机构,它实际上是“生产”了很多东西的,由少量的艺术家在生产一些其实在社会使用层面上来说并非必需的“产品”,但是有意思的就是这种构成。我在计划当中,实际上讨论到了艺术史当中几个比较知名的口号,比如博伊斯的“人人都是艺术家”,安迪·沃霍的“每个人都可以成为15分钟的明星”等等,这些话从普遍的意义上来说,是不可能在现有的这种构成中兑现的。那么在这个基础上,我所做的这个构想实际上是一种面向未来的假定,当然其中重要的并不是未来,而是这种假定。如果博物馆不再是社会机构中少量的、顶端的那些空间,那么应该是更普遍的一个机制,也就是说,我们除了利用这一媒介宣传之外,还要给出一个空间去赋权,或者消极一些地讲,去“授权”,承诺这些东西有可能是艺术的,也可以是艺术的。那么建筑师在这里面实际上做的是这样一种工作,开辟出一个空间,将人们认为的本来高高在上的博物馆系统转化为一个一个连锁的、翻转的空间体系,换言之只要是在这个空间里边发生的事情,就是可以被人们共享的。

展示动画1《博物馆星球·连锁》截图|2014

柯布西埃与库哈斯方案比较|历史VS地理

Q:
刚才您详细介绍了这次带来的作品,我相信这件作品肯定也会带给观众对博物馆社会身份、博物馆体制的深度思考。那这件作品在展览版块中处于一个什么位置呢?您以艺术家的身份又怎么看“博物馆地下室”这个主题?

A:
我认为这在建筑师的思考中会变得非常有意思,他并不是在设计一个建筑的空间,而是说,空间成为了系统、机制。建筑师在考虑博物馆的时候,并不是我们在现场看到的那个博物馆,而是那个不在现场的、潜在的艺术机制如何和社会空间发生关联,这就是我其中的一个方案。这个方案在现场呈现的时候,是以一种“未来的”计划发布的形式,就像我们看到的直销一样,实际上我们是在假定这一事实已经存在了,并邀请大家进入到这个“博物馆星球”计划中去。所以出了计划的发布之外,还有三个动画作品(《博物馆星球·连锁》、《SUPERSTUDIO/死丢丢》、《UAUAUA》)分别对应着未来的计划发布、过去的乌托邦文本解读和一条历史脉络的梳理,放到现场都转化成直销的展示道具。


相对应的是,我们这个策展版块的主题叫作“博物馆地下室”,怎么理解?通常博物馆上面陈列的是些作品,而地下室可能放着一些材料或者是被抛弃的一些东西,然后我们像一群偶然的闯入者,试图把以前的东西……并不是重新塑造成新的作品,而是说把它的潜在性发掘出来,作为我们理解当下的一种能量。在这个版块当中,因为每个参展人面对的都是不同的对象以及他原来不同的职业,其中有建筑师,也有做声音艺术、做文学,做戏剧的等等,每个参展人针对的是自己之前那个先在的(乌托邦)文本。我认为非常有意思的就是,当我们每个人坚守在自己的学科当中,很容易把一些特定的历史发展,包括对乌托邦的想象的某种趋势,理解成自己学科内部的动能。但是事实上任何一个不同的学科在不同的时代中会呈现出某种共通性。


所以我认为博物馆地下室更像一个连通器,比如说博物馆地下室是一个仓库,不管你什么东西,都往里面扔,上面会构筑出一个声音博物馆,一个戏剧博物馆之类,但是博物馆内在的这种共通性是我们会忽略的东西,它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理解的跨界。我作为建筑师也要调用自己学科的知识,把这种共通性给揭示出来,而不是继续把这种潜能、可以共通的潜能放置在自己的学科内,所以我们在这个版块当中,我既是用建筑史来阅读、来生产出我的作品,也要把我所处的学科历史重新释放到这一共通的空间中去。

Q:
您是名建筑师,也从事建筑方面的评论和策展,您肯定对建筑空间以及作品与空间的关系比较敏感。此次双年展在作品的展示上,是否也考虑到作品与美术馆这个空间的关系?

A:
会考虑。当我们进入一个博物馆的时候,会有双重的空间经验。一个是我在现场的,我并不需要知道它是不是博物馆,它就是一个空间;一个是我知道它是个博物馆,我怎么去构造一个我对于博物馆或者对于一个游客、观者、作者之间内在的关系。

我们版块的策展人方案初始设定是比较有意思的,因为最终每个人的作品被要求放在集装箱里,所以我觉得在这个方案中,我们始终是在与博物馆的现成空间经验和它背后的空间机制做挑战、或者做协商。从我个人作为建筑师的角度来看,可能更多的考虑是背后的空间机制,因为我们不仅仅是一个直接的空间体验的制造者,我们知道一种空间生产的机制到底是怎么发生的。而背后的这个可能性比直接看到的展厅效果更会让我去关注,尽管我这次作品不是只针对这个事情的,而是针对我所关注的博物馆的历史,但是它也渗透着一个博物馆机制上的问题。

展示动画2《SUPERSTUDIO/死丢丢》截图|2014

Q:

这一届双年展是围绕“策展”展开的,并渗透到策展机制的一些讨论,从参展艺术家的角度怎么看策展人这个角色?策展人在一件作品的创作、展示和解读过程当中,担任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A:
我此前也做过一些活动与展出的策划,我认为策展实际上是创造了一种工作的方式,我觉得每个策展人都会有自己的工作方式,这更符合我对策展人的理解。那么工作方式的不同,实际上带来的是他对自己所接触领域之间的一个选择问题,比如说我们这个策展版块实际上是突破了原来的那种工作模式,就是先制定一个主题,然后去选择艺术家。每个策展人除了主题上的选择不同之外,其实他每在一个工作过程当中,加入了更多的难以简单操作的方法,就会对原来的工作结构、策展结构进行调整,这不一定意味着“成功”,策展不是一定要做一个成功的展览。

之前我对建筑策展有过专门的文章讨论,其实这个观点是通用的。一个由好的作品构成的展出,不意味着好的策展,一个好的策展也不意味着能提供好的作品。如果它成为一个集体,它就没有了作品的边界,就没有某个作者、某个艺术家的作品边界。作者本身这个词的词源上就是一种授权的意思,是要有一个非常明确的边界。而策展人其实很难去“授权”说这个展出是我的,打个简单但未必确切的比方,我们可以拿规划师与建筑师做比较,策展人就像规划师一样,建筑师可以说某个房子是个作品,但是一个规划师,他很难说某一个城市中的某某区域是自己的作品。

Q:
在这个展览前言里面,它是这么解释“无形的手”的,它说当无形的手指向艺术现象的呈现的时候,已经意味着权力语言的渗透和干预,你是怎么看这种权力的渗透和干预?另外,现在很多策展人都是做理论研究的,也有自己的一套理论框架,然后在这个框架里面去解读一些艺术作品,他会不会有一些“误读”?

A:
第一个问题,权力渗透,其实我们很难去想象一个完全没有权力构成的场域,恰恰是由权力构成的限制性的场域,才是值得去做的空间。不管是策展人的话语权也好,艺术家的话语权也好,一个机构形成的话语权也好,这恰恰是我们所谓的自由空间的来源。自由空间并不意味着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完成,恰恰是在有这种权力渗透的关系当中,你还想做一件事情,这才是一种自由。


关于这样的一个讨论,我们可以假想一个建筑师进入到这样一个展示空间,会有两种方式。一种方式,建筑师把跟艺术系统毫无关系的一个项目平移到展厅里面来作为展示,很多的建筑师都持有这样一种态度,认为自己这时才自由了。但这是用一个艺术自由的幻觉来替代了对现实自由的想象。在这个空间里边,本身不是像刚才那种建筑师所认为的,它是我可以自由展示的空间,它本身恰恰来自于一种权力的支持,那么建筑师进入到这个空间中,难道能说是自由了的吗?另外一种方式,我觉得是打开了非常有意思的空间,对原有的艺术机构这样一个权力场域构成一种挑战和争议,难道艺术不就是为了这个吗?艺术的一个场域的建立或者是一个空间的开辟,恰恰就是为了要引发争议的,而不是为了(再生产)自由的幻觉。

第二个问题,对作品的误读是很正常的事情,不可能有准确的读,正如齐泽克所说的“真相来自误读”。之于我,更鼓励一种激进的误读,因为你把所有历史的,就像这次策展的标题博物馆地下室,或者是历史上的一些乌托邦计划拿回来,目的是为了什么?目的并不是为了还于它清白,还于它准确,而是让它某些有用性重新回到我们这里,成为我们的可能性,我们要赋予“现实”仍可以具有一种可能性的维度,这才是更为根本之事。


当然这里面还有另一个问题,现在的艺术家和创作者通常会强调自己的作品希望人们来误读,这里面隐含着一种非常潜在的权力关系,就是看与被看的权力。以前说每个人都有看的权力,所以我可以误读你,但是现在这个艺术机制或者是作为一个被看的权力先于看的权力存在的时候,那么它所谓的允许观众来误读的姿态成为了在你已经获得了被看的权力之后,进一步地想要把别人看的权力吸收到你被看的这个权力当中来,也就是说,我已经可以被你看到了,所以我允许你误读,也就是你看我的这种误读也要被我的被看所操控,在我看来,这里的“误读”是一种非常危险的声称。

展示动画3《UAUAUA》截图|2014

DOM-IMO FRAME、NO-STOP CITY……THE CITY OF CAPTIVE GLOBE


版权归访谈者所有,访谈者已授权发布。

未完待续|

相关推送|


公共世界的形象工程与内在构造
在经历了现代性转型、全球地形重组、消费场景涌现、以及非物质性的技术再现等等诸多挑战之后,公共世界将如何得以重新想象?甚至于如何重新构造?在此之前,博物馆只不过是一种特定的空间对象,除了将其归结为建筑师向社会展示其个人成就,确认这一大写建筑世界的标准秩序之外,我们还应当切入这一形象化的建筑和品牌化的建筑师世界中,去探测博物馆中所蕴含的“技术与物质介入”及其内在构造的不同面向。
博物馆……这些面向公共生活的建筑物,大量的建筑产品,以不同的形象或者风格,构建起来一个公共世界的形象工程。
精编|切入形象化的建筑和品牌化的建筑师世界中,去探测博物馆中所蕴含的“技术与物质介入”及其内在构造的不同面向。


重新论述、感知度、未存在的案例

穿越学科的共同工作
回顾BLOOM绽策划的第一次评论展的来龙去脉之外,以此为例,提出了集体策展团队未来的工作方法与路径:穿越学科的边界,批判实践的同一性强制,面对共通的对象,展开“重新论述”,激发出摆脱教条认知的议题,从不同实践者的感知能力出发,通过由各种案例与评论共构的“田野”的调查、研究、提炼、加工,甚至加入虚构、想象,主动创造出一个个尚未存在的案例。这项极具挑战而颇有意义的行动,将带出强列的多面性和矛盾性,不断卷入不同领域的异质者,历练共同工作的联合性技术。

对积极性的集体强迫症……凡是不想只在自己学科内部进行讨论的人,都应当尽量连接起来。

精编|主动创造出案例,一个并不存在的案例,一个从现实中升华、抽离出来的案例,或许更容易带有强列的多面性和矛盾性。


还展于城,还展于市,还展于众,

或与众共弃之!

围绕2013年深圳城市\建筑双年展的展出体制展开论述。尽管此文所涉及的与一些具体的人与事件相关,但是更多的篇幅还是放在了探讨现实中的城市展的目的与方法之上。不难想象这样一篇来自网络的文章并不会被收录到主办方的媒体反馈报道中。然而从这篇批评文章的主旨和写作时间来看,它并非旧事的马后炮,而更像是对未来的预言。作为一种再现着某个社会阶层或动力的体制本身,已经没有能力去改变自身的偏见。只有这些连主办方自己都无法相信和兑现的表面说辞,以及那些依旧停留在愿望中的“程序”,才可以将其自身正当化、合法化。建筑学界在遭遇权力组织与公众参与时究竟是呛声?还是失声?其实这一疑问在此前双年展嘉年华式的转型中已经初露端倪。很多展示活动如果真有可愿的话,却事与愿违地从推进理念、批判与实践的排头兵,沦为了新一轮城市文化开发的推土机。针对展示体制的历史叙述而言,真正值得关切的并不是每一次的自我创新,而是可持续的自我批判。

上|将“城市展”设定为都市社会运动的一种创造性的组织架构,迫使现有的规划体制从根源上发生变化,才可能把它当做一种契机。

下|以就手之方式办城市展!立即动手去展示城市!在这一无中心的网络社会中……联合起来,去创建新的社会经济与政治的组织关系。

回复:BAU、星丛、回声、批评、BLOOM,可了解院外各板块的汇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